还在打听哪所国际学校好 说明你多半没入门
- 摘要:
- 编者按:我上个月发了一篇我儿子去两所国际学校考试的文章(我儿子零准备报考两所国际学校,均通过!考试经历可分享)。在文中,我强调我把这两所学校的信息全
编者按:我上个月发了一篇我儿子去两所国际学校考试的文章(我儿子零准备报考两所国际学校,均通过!考试经历可分享)。在文中,我强调我把这两所学校的信息全部隐去了。尽管如此,我仍然收到了不少朋友发来的私信,说自家也在择校,能不能悄悄透露这两所学校的名称?
其实,我每次发了关于国际学校的文章,都会收到类似的咨询。包括我身边的朋友,给我发微信、打电话的也不少。
大家问的问题,十有八九出不了下面这个范围:
您孩子在哪所学校?
某某学校好不好?
您考察过哪些学校?觉得其中哪些比较好?
能不能给一个国际学校的排行榜?
我能想到为什么大家都问我这几个问题。无非就是因为一来我考察了一些学校,二来我孩子目前正在某国际学校就读,三来大家对我有一些信任,所以认为我知道哪些学校是好学校。
最好是我能提供排行榜,大家再按照排行榜,向排第一的学校努力。如果第一进不去,再向第二努力。如果第二进不去,再向第三努力……
说一句得罪大家的话——如果你现在脑子里想的全是这类问题,说明在国际教育的路线上,你还没有入门。
我高中上的我们市第一的高中,而我们市第二的高中距离我们学校很近,步行10分钟。严格来说,两所学校的高考分数相差无几。每年高考结束后,两所学校都会在校门口张贴硕大的喜报,既是宣传,也是对隔壁学校的示威。
每年两所学校的喜报特别有看点——A写,今年高考理科状元在我校。B写,今年理科全市前10名,我校有4名,为全市最多。A写,今年我校660分以上人数全市第一。B写,今年我校裸分650以上人数全市第一。A写,今年我校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全市第一。B写,今年我校211、985高校录取人数全市第一。A写,今年我校平均分全市第一。B写,今年我校一本上线率全市第一……
总之,就是两所学校挖空心思都要凸显自己是全市第一。如果你只看一张喜报,肯定觉得这肯定是全市最好的高中。
现在我们仔细想想这一现象,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公立学校之间的比较,说得再天花乱坠,归根到底就一个指标——分数。升学考试分数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此处“升学考试”非特指高考)。孩子进入了分数高的学校,就更可能考出高分,也就更可能在下一个阶段进入好的学校。
所以,公立学校的排行榜特别容易排,升学考试的分数占95%的权重,其他因素微不足道。这样子一来,公立学校的排名,是相当客观的,是不以个人的喜好为转移的。
特别地,排名信息的获取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是低成本的,甚至几乎是零成本的。
我上中学的时候,好学校的高考成绩都是登报的,大学录取的名单也是登报的。买几张报纸就能知道全市前十名的高中是什么情况,这在金钱和时间上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互联网时代,只会是更透明。
现在准备让孩子上国际学校的家庭,父母自己绝大多数是受的公立教育,我和我媳妇也是如此。
必须承认,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受到我们过往生活经历的束缚。在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使用最低成本的方法——找到国际学校的排名,然后从前往后依次努力。
但是,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选择国际学校不可能有低成本的方法。(本文中提到的“成本”二字均指择校的成本,而非学费,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
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路线是多元化价值观的体现。多元化意味着不同的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而不同的国际学校会满足不同的家长群体的诉求。
所以,一个要走国际路线的家庭,首当其冲是要搞清楚自己在教育上的想法和诉求。
国际学校之间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但要比较就得有一个标准,而且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指标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准是多元化的。我有我的标准,你有你的标准,我的标准中这几个指标的权重很高,你的标准中那几个指标的权重很高,咱们的标准大概率是很不同的。所以,我有我的排名,你有你的排名。
换句话说,评价一所国际学校好不好,是相当主观的!而且这种现象是完全合理的!这就是多元化的体现。
举个例子,有的国际学校是走读的,有的国际学校是寄宿的,而且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寄宿。
我家是不会送孩子去寄宿的,一来我们不放心,二来我们希望孩子每天都和父母接触,三来我们希望孩子的课余生活由家庭来主导,比如放学后会安排孩子练习乐器、运动等。所以,强制寄宿的学校在我的标准中,是一票否决的。
我觉得我对寄宿的评价是合理的。我生活中也接触过很多家庭在这一点上有和我类似的想法。
但我去参观了两所寄宿的国际学校,见到了不少向往寄宿学校的家庭。我和他们聊天,有的家庭认为寄宿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有的家庭认为寄宿可以让孩子更独立,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太忙,放学后家中确实无人照顾,有的家庭的住址在可接送范围内就没有非寄宿的国际学校……
总之,去参观的大多数家庭,都认为寄宿的优点很适合他们的家庭,寄宿的缺点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我看着学校的高楼和一起来参观的诸多家庭,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间学校虽然我家不会考虑,但这么大的规模,经营十几年了,现在看上去仍然蒸蒸日上,那足以证明一件事情,这间学校符合一个数量并不小的家庭群体的教育理念和家庭需求。
所以,这些家庭对寄宿的评价和我不同,但也是合理的。
综上,寄宿这个指标在有的家庭看来不好,在有的家庭看来很好。这种现象是合理的。这就是多元化!
我再举例分析一个普遍一点的指标——中英授课比例。
国际学校自然英文比例会超过公立学校。但中英文具体什么比例,每个学校是不同的。就我见到的学校,就有全英文的,有中英比例二八开、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六四开、七三开、八二开的。选择够多吗?
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孩子们的英文水平自然是家长们普遍重视的。同时,作为中国人,孩子们的中文水平也是家长们很重视的。
于是,在国际学校家长的群体中,非常普遍地会出现一种声音——就读于中文比例高的学校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英文水平太低,要求学校增加英文比例;就读于英文比例高的学校的家长,担心孩子的中文水平太低,要求学校增加中文比例。
在我看来,这样的家长属于虽然已经把孩子送进了国际学校,但实际上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因为孩子就这么多时间,中文比例高自然英文就差点,英文比例高自然中文就差点。如果希望孩子的中英文同时超过我国90%的公立孩子和美英90%的当地孩子,这是不现实的!除非孩子是语言天才,而且大幅度削减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
我个人以为,应该先考虑清楚自己家庭的需求和情况,考虑孩子的情况,想清楚希望孩子在什么阶段,在中英文两方面学到什么程度。
比如有的家庭认为孩子未来大概率会在国外生活,英文可能更重要,那就把孩子送进英文比例高的学校;有的家庭认为中国文化认同更重要,那就把孩子送进中文比例高的学校。这样,就不会在孩子上学之后,出现上述抱怨。
所以,国际学校择校应该怎么选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以下几件事情做起:
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明确,一所国际学校是不是好学校,这个“好”是相当主观的;
考虑清楚自己家庭在择校上要考察哪些指标,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大概是多少;
联系你所在城市的国际学校,去一所一所地参观,把你关注的问题向校方提出来;
结识那些已经在该校就读的家庭,把你关注的问题向他们咨询;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学校,最后一定是要在各种指标之间做取舍的,请有心理准备。
毫无疑问,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第2条是最难的。人总是很难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特别是涉及到取舍的时候,但这个问题旁人也很难真正帮到你。
我建议可以先去一所一所地参观,也可以去参加国际学校的展会,听听各个学校的校方是怎么宣传自己的优点的,听听别的家长关心哪些指标。这样一边参观,一边整理自己的思绪。另外我后面计划写一篇文章,整理罗列一些我见到听到的常见指标,可供参考!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需要每个家庭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金钱倒花不了什么)。这就是多元化的成本!
04、去年我看到一位北京妈妈的自媒体写了篇文章,收集了北京很多国际学校的公开信息,然后按照她自己的标准,给每所学校的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再按照总分进行排名。此文流传甚广,绝对爆款!
其实,我也可以写这种文章,而且我作为一名国际学校孩子的家长,不仅仅知道公开信息。我要是这样写,想必阅读量也小不了。
但我不愿意这样做。
我不希望因为大家对我的信任,使得我的评价标准对大家造成太大的影响,从而减少大家对自己家庭的真正需求的思考。
我有一位朋友,她之前看到我发的国际学校的文章后,第一时间联系我,问我孩子在哪个学校。她是我的朋友,我自然会告诉她。没多久,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她预约了我儿子就读的学校去参观。我特别担心她“误入歧途”,于是对她说,其实我孩子在哪所学校就读,对你家真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她想了想,也表示理解。后来,她去参观之后,第一时间告诉我,觉得我儿子就读的学校并不适合她的家庭。我当时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庆幸她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每个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尽相同,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各有所长。不同的国际学校(或者咱们延伸到只收外国人的国际学校+所有的民办学校)提供了差异化的教育服务,所以父母应当考虑清楚自家的需求,然后去寻找最适合你家的学校。
这是一个相对成本高得多的路线(再次强调是择校的成本),但付出这些成本,捋清楚自己家庭的需求,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