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需考虑的因素

答疑网 2020-03-05 15:11:10
摘要:
  很多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学英语、学特长、考级、考竞赛等等,家长之所以让孩子如此辛苦地拼搏六年,很重要的一个目的

  很多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学英语、学特长、考级、考竞赛等等,家长之所以让孩子如此辛苦地拼搏六年,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进入到一个好中学。
  而近期伴随着北京各个重点中学纷纷推出培训班摸底考试、培训班扩招考试、召开家长咨询会以及个别学校传出了预收简历的消息,08年小升初这部年度大片已算是正式拉开帷幕。
  对于小六的家长,这意味着最紧要的时期即将到来!就目前的时段来说,尚处在小升初战役初期,家长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好这么几件事:
  首先随时密切注意各个重点中学的最新动态。对于这点,您只要注意随时浏览高分网基本就可以轻松获取及时、权威的重点中学和小升初政策信息。
  其次为孩子制作一份得体、精美的简历也是必要的。关于小升初简历的制作技巧以及范本,您同样可以在高分网的简历、面试、跨区、派位栏目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在此不作赘述。
  还有就是择校的问题了。这也是今天我想在此与诸位家长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认为在为孩子选择目标校方面应该遵循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要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缺乏客观估计,盲目自信或过度保守都不会给孩子的小升初升学带来任何好处。对于这一点家长可以注意多与小升初经验丰富的人士进行沟通,比如孩子的班主任、奥数培训老师、孩子往届进入重点中学的家长等等,通过与他们的沟通结合父母对孩子自身的了解,逐步形成对孩子比较客观的定位,这点非常重要。
  在对孩子的定位有一个客观、清醒地认识后,家长就要真正面临择校问题了。其实择校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化工程,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学校甚至周边的各方面条件和因素,通过统筹规划力争作出一系列最优选择。
  那么对于家长而言,择校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结合过往经验以及不同学校的特点,我把需要考虑的因素做了一个大致的划分,分为三个梯队。由于对于这三个梯队因素的解析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具体标准,我将结合北京部分中学实例来进行说明,对于即将面对广州小升初的家长也十分有用。
  第一梯队:学校总体教学水平以及实验班的教学水平、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成绩差异、总校和分校的师资及生源差异、学校是否有高中部以及高中部历年的高考成绩、是否需要跨区。
  比如就学校总体教学水平而言,我们可以说人大附中最强,北大附中、北京四中以及实验中学紧随其后,然后是北师大二附中(初中部即三帆)、北达资源以及陈分等等。
  就实验班的实力而言,一流学校的实验班的生源都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师资也毋庸置疑,所以他们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此外一些二线重点中学的实验班同样实力不俗,不容忽视。比如交大附和八一等学校的实验班,实力也非常强劲!但是还有一些学校实验班和普通班水平分化比较严重,需要家长格外注意。比如十一学校。十一的实验班是非常强的,单就实验班的高考成绩而言(十一的实验班为“2+4”直升班,两年初中四年高中,往年不参加中考,据传今年有可能参加),十一学校在海淀乃至整个北京范围内,恐怕除了人大附中以外,和谁都是敢于一拼的。但十一的普通班实力就让人不敢恭维了,每个年级近二十个班的超大编制以及大量的交费生和军委子弟明显制约了普通班的教学成绩。所以如果让我在八一实验班和十一的实验班之间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后者;如果让我在八一的普通班和十一的普通班之间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众所周知很多实力出众的重点中学都有一个甚至更多的分校或者民办公助校,在这些拥有“贵族血统”的分校中,他们的实力分化也非常严重、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一些发展迅猛的分校近年来中考成绩甚至已经超越总校,比如陈经纶分校;还有一些办学成绩也非常好,但略低于总校的水平,比如北达资源、师达、上地101等;还一些和总校差距就不只一、两个档次了,比如101中学双榆树分校(一佳中学)等。双榆树中心学区的很多家长可能会惊喜地发现“101中学怎么也参加本区的派位了?”其实这个参加  派位的“101”不是圆明园旁边那个“101”,而是一佳中学。
  此外孩子读完中学三年参加中考后的走向也是需要家长“高瞻远瞩”的。有很多学校中考成绩非常出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本身没有高中部,中考成了衡量它们办学成绩的唯一指标,所以不免会非常重视,典型实例:北达资源、陈经纶分校和三帆中学。还有一些学校本身既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它们更加注重高考成绩,相对而言中考就不是特别的重视,典型实例:首师大附中和101中学,它们的高考成绩很好,但中考非常一般。所以从这方面考虑,就要求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升学之路进行细心规划。
  对于跨区择校而言,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的学籍或户籍所在区的好学校不是特别少的话,尽量避免跨区择校。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小升初,教委为了打压跨区择校现象,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比如推出电子学籍卡、极力压缩小升初择校时间等等,这就意味着家长在为孩子跨区择校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我的观点是小升初还是先要求稳,在稳妥的基础上尽量争取好的学校,避免酿成“鸡飞蛋打”的苦果。
  第二梯队:学校的发展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或者是停滞不前、学校的校长是否有进取心、学校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走读还是住校。
  刚才在谈分校的时候,其实有这样一所分校我没有提及:由于建校时间较短,我们尚不能通过升学成绩来判断它的实力,但考虑到其背靠北京重点中学中的“武林盟主”这个强大后盾,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人大附中分校。人分最近两年的小升初选拔通过人大附中的强力支持和政策倾斜,拦截了不少非常优秀的生源,再加之人大附中本校师资的支撑,人分的未来的确值得期待。此外东直门中学、三帆中学、八一中学等一批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力量也值得我们关注,也许未来打破目前北京重点中学格局的势力就源于其中。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篇名为《择校看校长》的系列文章,在家长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个人而言,我也非常同意“择校看校长”这一观点。比如当年刘校长接手人大附中的时候,人大附中与四中相比还要差一个档次,就连在海淀区范围内也被北大附中牢牢压制。但是通过刘校长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超常儿童培养选拔机制,使人大附中短时间内异军突起,迅速赶超其他一流中学,一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超一流中学。这是一个校长能力决定学校实力的经典例证。此外十一学校的李校长也是一个教育界的“牛人”,他对十一学校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另外还需要提及的就是去年刚刚上任的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据说此人能力很强且非常实干,业内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他。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加之清华学院派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底蕴,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清华附中的“王者归来”!
  学校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也是家长应该注重的因素,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也应该相匹配。比如人大附中学生间竞争堪称惨烈,适合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北大附中倡导自主学习的风气,课下作业相对轻松,适合自制力较强的孩子;四中强调孩子理论和实践协调发展,适合发展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孩子;八一中学学风严谨、管理严格,适合智商较高但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当然不同学校的风格不尽相同,在此不一一列举。家长可以通过与目标校在校学生的家长沟通,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学校离家的远近以及走读还是住校也是家长应该认真考虑的因素。我的原则是在确保学校教学实力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尽量避免让孩子住校。北京市区这么大而且早晚高峰期交通极其不畅,整个三年甚至六年下来,遥远的往返路途会耗费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了学校学习和回到家里复习的效果难免会打折扣。此外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尚处在青春期,思想多少有些叛逆,自制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也很弱,所以让孩子住校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梯队:学校的硬件设施、食堂条件以及学费等相关费用。
  剩下的因素相对而言就不算特别重要了,家长可以在确保前两大类因素的基础上将第三梯队的因素适当考虑进来。当然一些民办公助校不菲的学费或共建费对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也需要家长量力而行。